12月2日,”中規院西部分院·第五屆成渝論壇”在重慶召開。本次論壇以”產城發展的挑戰與應對”爲主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管理者和企業家,針對區域協調、產城融合、產業轉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就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協同發展展開研討。
會上,《成渝地區2023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年度觀察報告》正式出爐,這也是中規院西部分院連續第三年推出的成渝地區的持續觀察報告。《報告》一共六冊,圍繞成渝地區的產業發展、生態保護、跨區出行、毗鄰合作、人居營建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並對成渝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建設性意見。
《成渝地區產業發展與佈局》報告指出,成渝地區經濟產業規模在不斷提升,電子信息、汽車、消費品、材料、裝備等產業已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羣。近年來面向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更加註意產業高端化發展,強化”供應鏈”建設,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從區域角度來講,兩地要主動承擔起國家戰略大後方的責任,所有產業發展都要圍繞這個方面進行佈局。此外,兩地最強的優勢產業是汽車,要做強汽車等優勢產業,夯實產業基礎。
成渝毗鄰地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結合點,具有共同需求和共同動力。《成渝地區毗鄰地區協同發展》報告指出,川渝地區當前建設了十大毗鄰合作平臺,在生態、交通、產業、旅遊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毗鄰地區在跨省公交、港口共建、流域聯合治理等基礎設施方面成效突出,但是產業合作平臺、空間協調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相關《報告》還指出,成渝兩地嘉陵江流域治理初見成效,不過腹地鄉村地區抵禦災害能力有待提升,積極探索自然低衝擊的鄉村治理方式有待提升。
據悉,成渝論壇是中規院建設”中規智庫”學術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規院西部分院紮根成渝、服務成渝的重要平臺,已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重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啓發。下一步,中規院西部分院將繼續相關研究,更好地服務地方工作,助力政府決策。
上游新聞記者 陳竹